blog.jpg

【轉錄自PTT】研究所跨考 商組跨考資工心得

107年度研究所考試上榜學員心得

本文原作者為awilliea,轉錄自PTT,原文網址請點

 

雖然這位同學從商科跨考資工科系,又在許多學校上過得榜首的名次,但達人認為這篇心得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他的「讀書方法」或「各科準備要領」,真正厲害的是看出一個人做出決定之後,非常「科學化」且「目標導向」地一步一步完成使命;不僅僅是在尋找各科解答、唸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,更是從調適心態(甚至包括低潮時該聽什麼歌曲)、休閒活動或是如何將整個「唸書」的過程「遊戲化」,使之不僅有長遠目標,更是可以在不同階段獲得不同的樂趣和成就。最終即便同學站在這樣的高度和成果上,又不吝於分享心得、準備方法,實是令人敬佩又難能可貴啊!

 

所以這篇真的給予不管是準備資工所,所有研究所考試、公職國營考試,或甚至可以當作人生設定的目標作為一個很好的參考。當你人生開始迷惘,當你讀書讀到挫折累累,不妨靜下心來,花個半小時(真的要這麼久!),好好地將這篇文章唸完,翻翻其中提到的參考書籍、連結(再花半小時?絕對值得),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幫自己找到更適合的唸書方式,幫自己設定更容易執行和達成的目標,完成你最終使命!

 

文章架構:

 

一.前言
二.背景&成果
三.補習相關
四.準備過程
  1.時間安排
  2.各科準備方法
  3.讀書方法
五.心態
六.結語
七.相關資料
八.範例

一、前言:

之所以會發這篇心得文,除了感謝之前版上前輩無私奉獻的心得及考古資源外,也希望能將自己在今年試驗過的讀書方法分享給大家,給大家一個參考,因為我試過的方法很多,文章可能會有點長,也請大家多多包涵。

 

二、背景:

119商院畢業,大學平均系排只有54%,當完4個月的兵後再準備一年的時間考資工所,大 學期間有使用過powerlanguage做過程式交易,但資工相關的科目都沒修過。

戰績:

學校\科目 數學 軟體 硬體 結果
台大 95 64 70 正2(英文60)
交大 69 74 52 正取
清大 58   57 正取
成大 95 80 60 正5
中央 80 86 86 正1
台科大 93 99.5   正1

 

三、補習相關:

因為自己是跨考的關係,所以選擇以補習的方式快速拉高對各科的熟悉度,但對於本科生 來說,可能並不需要花錢去額外補習,買個講義也許就夠了。

 

1.各科選擇:

數學:黃子嘉,我覺得老師的特點有 2 個,一個是非常擅長將激勵人心,能夠讓我保持持續努力的動力(課餘會有很多小故事跟語錄),另一點是他非常擅長章節之間的知識(老師會在章節結束時講解為什麼要教下一章節),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。

 

資料結構與作業系統(OS):洪毅,老師非常擅長將【知識結構化】並【連結實務】,前者由他每章節劃的大綱表可以看出(我的複習筆記就用到這技巧);後者則是老師課堂中善於舉例將理論與實務做連結,讓我們在學習上能佐以參照。

 

計算機組織:張凡,若像我一樣對計組沒什麼基礎的,老師上課方式對我們很有利,因為老師講課速度慢,重點會重複數次,不用擔心進度會跟不上。最重要的是,老師能夠有邏輯的簡化複雜知識,正因如此,我於課後都會比照老師的方式複習,同時將此法應用於其他科目上。

 

演算法:林立宇,老師講義編排方式很讚,只列出重要觀念,其他就是各式類型的題目訓練。此外,老師還提供她自己的學習方式(像是演算法的學習重點在於解題的思考方式) 。

 

小結:老師們除了本科知識外,都有各自值得學習之處。

 

2.TKB(網路學園)與面授:

我【資結、OS、計組選擇面授】,我人在台北,雖然來回通勤時間長達兩小時,但我想說自己啥基礎都沒,【有老師可以問】對我來說會較容易進入狀況,還有一個原因是單打獨鬥有點太孤單,想體會一下大家一起上課的感覺。至於【演算法選擇 TKB 】是因為今年(2017)的演算法開課時間稍晚,時間安排上太緊湊(連上 2 個整天),會沒有時間複習。

3.筆記:

補習班有賣黑白講義,但我習慣在上課時自己抄筆記,因為這樣較好製作適合自己的排版及標註重點。老師上課時會寫板書(就是講義上的內容),抄記時我習慣默念一遍,加深印象之餘也能先知道此段落中哪些地方不懂,之後聽課時,就能更注意在自己不懂那塊。

4.題庫班:

題庫班就是老師帶著解題,但若平時上課完回去就有做題目的人,大概知道自己程度處於一般之上的,我覺得就不需要再多花時間跟金錢去上題庫班。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基礎還行,就沒報了。

 

四. 準備過程:

1.時間安排(2017.02 - 2018.02):

2 ~ 3月初:【認識自己與蒐集資料】

這時的我才剛下決定要考資工所,但還是有點茫然,因為完全不知要從何準備,直到我上網爬些文後,才發現ptt這麼好用,於是辦了這個帳號(慚愧)。真的很感謝前人留下精彩的討論,讓我有了準備的方向。

此外,我也重新思考,為何我會需要考研?是不是之前學習方法有問題?於是我開始閱讀學習方面的相關書籍與文章。有鑑於自己除 powerlanguage 外沒半點程式基礎,之後補習或考試可能會較難理解,所以我報了台大資訊系統訓練班的 c / c++ 課程,並找了一下台政開設資工相關課程來旁聽。

3 ~ 6月初:

上完了線性代數、離散數學以及資料結構的面授,由於我是全職考生時間挺多,每周有2天會旁聽政大的演算法及台大的作業系統,另外參加了碩班學長組的 python 讀書會,讀書會是自己選主題報告,但當時我才剛接觸 python,所以就隨機選了幾樣,像是class, lock, synchronous, asynchronous 這類的(做得昏天暗地),但對之後上作業系統幫助真的很大,我們後來還報 kaggle 競賽,靠學長姐 carry 混了張銅牌,算是開開眼界吧。

6 月整月:

爭取時間在數學公播(於教室投影,免費二次聽講)之前複習線代後面比較難的4章,離散則是複習前面常考的1 ~ 6章。

7 ~ 9月初: 厭倦期,撐下去

這是我最痛苦的2個月,因為除了演算法還沒開課外,其他數學公播、OS、計組全都是在這時開課,而我是習慣上完課都會複習的人,所以時間被壓得非常緊。加上因為是暑假,容易形成一段時間放縱、一段時間努力的狀況,在希望與絕望之間交錯,身心俱疲。我真的很慶幸,還好當時堅持著。

9 月整月:

八成的課程都已結束,我把張凡的正課以及演算法都聽完,之後著手進行下階段的複習計畫。把月曆拿出來,檢視自己還有多少時間,並規定自己要甚麼時間複習完,甚麼時候開始寫考古題。

10 ~ 12 月初:【每天堅持 10小時,周日放鬆並檢視】

開始進行總複習,因為數學已經讀過兩遍,所以把重心放在其他的課程,每週都會自己訂一個進度,並把星期日空下。若進度完成,那星期日就放鬆;若無法,就加緊補上,並在週日晚上檢視自己這週狀況,同時訂下週的進度。

12 月整月:

寫考古題,我是做了台清交成 5 年份的考古,再加上台科及中央 3 年考古,寫完統整的錯誤,不會的就上網找資料、筆記,大部分時間會花在檢討題目。

1 月 ~ 2月初正式考試:【每天 6 小時效率複習】

複習 6 科,要求自己效率複習,但其實在這時已經有點疲乏了(正常準備時間不用那麼長的),讀書時間每天只用6小時。

2.各科準備方法:

課後複習一遍筆記,弄懂才去聽下一堂,若上完整章,盡量在下次上課完成該章題目。

線性代數:

上完第一次正式課程:做線性代數分類題庫後【所有單數題】。
上完第二次公播課程:做題庫後部分偶數題。
最後複習階段:挑錯的、難的做,基礎題靠老師挑選的範例題做。
補充:老師在【線性代數幾何化的部分講的不多】,推薦到這看看,影片講述線代圖形化,有了幾何的概念,聽公播時,讀起來有趣了許多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YO_jab_esuFRV4b17AJtAw
(中文版可至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 找)

離散數學:

簡述:做題方法與上述差不多,但這科稍微雜了一點。
可以參考此Link,念起來會較有動力:https://www.slideshare.net/ccckmit/ss-57362287
建議:離散數學大致上可分成多個小區塊,若可以的話,可以用白紙寫下區塊間的連結性、目的性,念起來會比較有幫助。

資料結構:

簡述:這科算是比較簡單,只要把洪毅老師的筆記好好念完,就差不多了。

建議:若有時間,可嘗試用程式寫出資料結構,或嘗試做題(leetcode有幫你分類好)。

演算法:

簡述:熟讀老師講義即可。題目方面,林立宇老師那本的題目我是全做,但若是時間不夠可挑類似題型做就好,我每一章節作完題目時,會找個表列出該題型的衍伸問題(e.g.BFS-->connected,更新spanning tree,diameter on tree ….)。

建議:不懂可以去找原文書(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),裡面講的還滿詳細的。

計算機組織:

簡述:張凡老師這科真的教得很好,上課慢條斯理,解釋得清楚,對於0基礎的人來說很讚,有時間消化。筆記部份,無論是板書或是口頭教授,我都會抄下來上完複習,基本上做熟書目就沒問題了。

建議:台大這塊會考得比較潮一點,我有額外找洪士灝老師的ppt來看,也有稍微了解一 下ai相關的硬體(e.g. FGGA,ASIC,HSA...)。

微信訂閱:StarryHeavensAbove、矽說、智東西

作業系統:

簡述:大部分都是背的,但有一點要注意,洪毅老師上課的部分不包含分散式系統及資訊 安全。

補充:分散式系統可參考台大薛智文老師的《作業系統》,資安(交大會考)方面可參考《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》(恐龍本)。

建議:如果要看恐龍本的話可唸完筆記後做後面題目,不會的話再往前翻,這樣吸收應該會比較快。

3.讀書方法:

時間控管:

初期採用之前版上大大的做法,用execl表格記錄每天在各科的讀書時間,觀察是否有達到預想標準。這方法讓我意識到瑣碎時間的重要性,也能一覽每天各項所花費之時間,進而降低機會成本,它會幫助我們達到預想中的生活作息,推薦可以嘗試看看。此外,也有人推薦番茄工作法,但我覺得他的持續時間有點太短,可以試著將半小時改成1個小時(看個人)。

目標規劃:

我覺得訂讀書計畫是件滿重要的事情,因為對長期的目標來說 e.g. 考上四大,會讓人感覺遙不可及甚至是無力,而將大目標切成一個個的小目標,會讓我比較有動力去努力(達成它相對容易),我自己是會訂下日目標、週目標以及3個月的目標,若是完成目標則可以給自己一點小獎賞,有點類似遊戲任務或是排名系統,增加我們衝等的動力。

刻意練習:目標式學習→反思回饋→換方式再練習

沒有目標、沒有回饋的練習,其實只是無效練習。舉個例子來說,你今天花了4個小時練習線性代數的題目,結果試問自己「昨天練的題型都有哪些? 錯幾題? 題目相關性為何? 」結果回答只是:「不知道 ,錯的可能有10~15題吧? 」,不清楚自己錯在那些章節、題型,待下次準備時就無法快速切入,補足弱項,不僅為無效練習,更耗去時間成本。

讓我們再以刻意練習的方式重新回答同樣的問題:「我做了投影相關的題目,50題medium,10題hard,60題中錯了15題,其中10題是函數投影類型,5題為粗心算錯」,從而掌握學習進度,適時補足。而這就是你給自己練習的[回饋]。

嘗試不同的方法:

學習過程中,偶爾會陷入「高原期」,指的是遇到瓶頸卻遲遲無法突破的狀況,此時便可嘗試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,也許你原本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自己。就我而言,在初次瀏覽時,我會希望自己至少能將老師的板書看懂,掌握每一章節的概念,而在第二遍時,我會藉由思維導圖的方式,連通各章節間的知識碎片 (像是黃子嘉老師口頭說的那一部分) ,到第三遍時,若是能連通的很好,則可以強化解題思路(e.g. 求行列式的方式:行/列展、高斯喬登、特徵值、古典伴隨、方塊矩陣、轉為函式、拆/合成多/少個行列式......)。

另外,若覺得讀起書專注度沒以前高,可以調升閱讀、解題速度,或以提升準確率為目標,再甚-更換解題思路,藉由以上方式為自己提升挑戰性;反之,若覺得太難,就能反向操作,降低難度慢慢使自己進入狀況。總之,嘗試做些微的改變,讓自己不要習慣。

「你必須不斷挑戰極限,好讓身體一直發生代償性變化,但若把自己逼離舒適圈太遠,又可能造成傷害,反而導致退步」—刻意練習

未能成功的方法:

之前有嘗試將學過的東西內化並以科普文的方式實現,但我只寫了2篇便宣告放棄,嘗試的原因是因為文字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結構化,使我對知識的掌握得更牢固。

這是我之前寫的兩篇文章,平台是用簡書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u/9c092b877a24
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嘗試,我自己覺得挺有趣的,但有點花時間(因為我文筆不是很好,要想很久)。

尋找持續不懈的動機:

既然遊戲會讓人沉迷,沒道理學習不行。

遊戲中有[任務],所以我在做練習與時間規劃上也設置對應的[目標];遊戲中有[公會],所以我加了[讀書會];遊戲中多人打怪的地方比較有趣,所以我參加[面授課程];遊戲中有[副本],所以我與學長參加[kaggle競賽];遊戲中有副業可與主業相輔相成,所以我去研究學習的方法。雖然「學習」沒遊戲容易上癮,但這些方式確實增加我讀書的動力,讓學習變得有趣。(可能我有些地方沒有比喻好,但我相信版上大大肯定可以做得比我更好)

即時複習:

https://imgur.com/C1vIvsg
由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,沒有即時複習,學過的很快就會遺忘,我自己的方式為:在剛補習完的通勤時間,快速的複習一遍(大概不到30分鐘),隔天起床再複習一次,之後則是一週後上課前複習一次,這方式真的記得挺牢,且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達到顯著的效果。

複習的方式:

將筆記蓋上,用自己的話將上課的內容默唸一遍,通常試過一次就會大概知道自己哪一部分有缺失,再針對那一部分加強複習就可以了。

休閒娛樂:

努力學習之餘,同時也需要適當的放鬆,畢竟人的專注力有限,過度學習只會增加對該科的厭惡,效率也不高。一般來說我同科目不會讀超過4小時,我會更換科目,或是休息放鬆。

我嘗試過很多種娛樂,像是LOL、動漫、小說、追劇、電影、跑步、名人演講,只要不要沉迷、能把自己拉回正軌的都可以,不過如果是能輔助你學習的娛樂會更好(e.g. 日劇:東大特訓班、電腦/數學相關電影、名人演講)。

睡眠:

建議睡足6~8小時,讓我們的大腦有時間將一天學習的知識轉化爲長期知識。補充:若是太緊張睡不著或是睡眠品質不好,可到youtube搜尋睡眠BGM,邊放音樂邊睡覺,效果不錯。

考前準備:

考古題練習:雖然考試時間為100分鐘,但我會要求自己在80分鐘以內做完,以便應付真正考試時的突發狀況(e.g.緊張)。

預防粗心:

使計算過程的編排與題目同方向(e.g. 題目分別問A,B,C的計算,但若我們計算時採用A,C,B的順序,之後在填答案時會很容易看錯)、字體工整、養成檢查考卷的習慣(做考古題時就可練習)、檢查答案時盡量以不同方向的觀念去檢查(e.g. 原題目是解y於Ax上的投影向量y*,之後就可以檢查y-y*與Ax上的向量是否垂直)

緊張調適:

可參考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N9dlisaQVM 裡面提到不論是抖動流汗、心跳/呼吸加速,都只是幫助我們克服困難的生理反應,不需要去害怕這些反應。

五、心態

1.自律與焦慮:

考研的壓力越大,對自我的要求就越高,希望自己能每天讀12小時、希望自己能早睡早起,但偏偏偶爾還是會失控、偷懶,甚至想放棄,這時候,罪惡感就會浮現:「你怎麼能夠這樣」、「你真是一個廢物」,無形中加大的壓力,形成可怕的迴圈,就如同Trashing。

這時候要對自己說:沒事的,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情況,你已經很棒了。自我否定就像trashing時加大cpu的工作量,只會得到反效果,我們需要做的是體諒與勉勵自我,並想辦法脫離恐怖深淵。

另外,其實自律跟個人相關性不大,主要影響因素為環境。舉例:我在宿舍唸書時,可能因為周遭都是誘惑,自律能力就會比較弱,所以當我較難自律時,我就會選擇一家氛圍不錯的咖啡廳唸書,或是到圖書館,讓自己再回到學習最好的狀態。

2.適時轉移注意力:

若你是一個注重完美的人,或是像我一樣對上述讀書方法用到有點走火入魔的人,時常過度放大、聚焦於[沒做好的地方],進而打擊自信心,久而久之將增深壓力,又形成焦慮迴圈(其實我一開使接觸grab-probask 版時就會這樣,覺得自己好多都不會),此時,我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[新學了什麼],[得到多少收穫],感受自己每天的成長,讓這些成就感提升動力。

3.天賦是否決定一切?

我相信天賦的存在,但不信天賦能決定一切。所謂的天賦,指的是個人在特定領域具備高敏銳度,於學習過程中能發覺自己細微的錯誤,以練琴來說,有天賦的人可能練了一遍,就能發現7~8個錯誤,快速找到方式改進;而對於天賦較弱的人來說,練一遍可能只發現顯而易見的2~3個錯誤,所以需要花2~3倍的努力,才能達到前者的境界。但我覺得這點,是可以靠著老師指導與刻意練習去彌補的。

「老師」不局限於專業人士,亦可以是嚴厲的自己、一起讀書的朋友以及大神們的心得等,鼓起勇氣將自己學習的成果與「老師們」討論,我相信都能獲得有效的回饋,長久下來,覺察錯誤的能力上升,初始階段與天賦差距其實就沒那麼重要了。

4.保有自己的初衷:

不管是資工本科生或跨考生,既然選擇考研這條路,代表在當時抉擇的我們,內心都有那最深層的渴望,對資工的憧憬。但是,隨著壓力、挫折與焦慮相繼蔓延,未來的你可能會像我一樣,一度遺忘最初的那股喜歡,直到我重新拾起,才又給了我堅持的動力。

就像是《將夜》中提到的:「每個人都會碰到很多難題,想要解開這些難題,就必須專心地做下去,就需要最瘋狂的那股痴勁兒,但這種痴卻不是山一般壓在你肩上的重量,而是你內心深處最嚮往的那些喜悅。人生如題各種痴,就是各種喜歡,喜歡什麽便做下去,這道題目總會有答案的。」

5.相信自己:

不論目標是只求有就好,或想全部被正取,甚至是想拚到榜單前三的,我們都必須先相信我們能夠做到。這裡提供大家一個想像練習:「構思完成目標時的畫面:你待在某個地方(宿舍、學校...),用手機點開放榜名單,看到你的名字列在正取名單上(位置自己想像),試感受一下當時的喜悅,最後,深信這就是你之後的樣子。」

6.歌曲推薦:(列一些我在低潮時會聽的歌)

信樂團《海闊天空》、任賢齊《再出發》、林俊傑《偉大的渺小》《不為誰而作的歌》、五月天《倔強》《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》《成名在望》

六、結語:

一路走來,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,感謝不論我失敗或成功都仍支持我的家人;感謝給予我機會參與競賽的學長;感謝能讓我效仿學習的老師們;感謝給予我讀書動力的讀書會夥伴;感謝樂意分享心得、資源與解答的graduate及grad-probask版上的大大;感謝身旁帶給我歡笑的朋友;最感謝的,還是不論我多麼自私、多麼忙碌,都始終陪伴我的女友,感謝她一路以來給予我的信心與動力。

願我現在的這份感謝,能夠給予面臨恐慌、焦慮的考研夥伴們一個繼續前進的方向,祝大 家都能在學習的道路上高歌猛進!

七、學習方法相關資料:

書:《盜賊‧演員‧進化人》、《刻意練習》(大推)

微信訂閱、知乎作者:高太爺、曾少賢

得到APP:邏輯思維

八、範例:(字有點醜請見諒)

思維導圖範例:https://imgur.com/vwvXDe7

架構化範例:https://imgur.com/c88KDNs

解題思路範例:https://imgur.com/je8IgaG

錯題累積範例:https://imgur.com/KgAyqLM

 

未來規劃?

姓名
電話
電子郵件
欲了解內容
 

 

 

TKB 大碩金榜課程:  免 費 試 聽 
 

arrow
arrow

    e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