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所口試

 

不管是研究所推甄研究所複試或是在職專班,「口試」在面試當中又是非常重要的評分項目,而且是影響你是否上榜的重要關鍵,所以千萬別放棄這個考試項目!

 

相信大家在前一篇研究所考試【口試篇】(一)已經有初步了解研究所口試了,接下來告訴你口試該如何準備!

 

Q1 口試有那些形式?

 

【傳統的口試形式】
即3或5位教授面試一位學生,此法最大的缺點,係口試人數多,花的時間就長。否則就得縮短每一位同學的平均時間,陳弘老師便經歷過僅五分鐘的口試。或許這樣短的時間要你展現自己,也算是一考驗,但問題實在不容易深入。也因此,口試形式開始有了以下兩種轉變。

 

【第一種轉變】
係一次進去多人,假設在傳統的方法下,一個人僅能進行五分鐘的口試,那麼三十分鐘便可進行六人次。因此,將這六個人一次叫進去,六個人一起口試,如此時間仍然為三十分鐘,但每個人卻經歷了三十分鐘,而非五分鐘的口試過程。

 

【第二種轉變】
有人稱為跑考,即第一位考在第一間教室口試,完畢後該考生進入第二間教室口試,第二位考生進第一間教室。如此讓口試教室保持滿載狀況,以節省口試時間。

 

TKB 大碩口面試課程:  課程諮詢 
 

 

 

Q2 口試時間約多久?

 

這是同學關心,但很難找到答案的問題。依口試人數與形式將會影響口試時間,而每年口試的人數與形式都可能依當年的需求而變動。所以建議同學,一方面要仔細看口試通知,可以由每一梯次的間隔推估口試時間。

 

再者,亦可藉由前一年學長姐的經驗推估;也因此,若你欲報考某一系所,則該系所的招生說明會建議你務必前往瞭解,由其商管類所的校所常會親自到大碩全國各分班做說明會,時間大約會在暑期或秋季,這時候是收集相關情報的最佳途徑。

 

Q3 口試時會有會有英文口試嗎?

 

當然有可能,常見的除了英文自我介紹、直接用英文問某一個問題,亦可能利用「一次多考生的口試形式」,給你一篇英文文獻(可能是雜誌,也能是期刊/論文),待你閱讀的同時,先問其他同學問題,待閱讀完畢後(當然是一定時間內當場看),教授直接與你討論該文獻的內容(可能用中文,也可能用英文)。

 

 

在此同時,參與口試的其他同學則開始閱讀另一篇英文文獻。因此,同學除了筆試的三科專業科目外,你必須將英文與送審資料分別是為第四科與第五科,才不會專業科目過關,但在共同科目與口試過程中慘遭滑鐵盧。

 

Q4 口試時各類題型如何準備?

在共同題型方面,主要是測試你的人格特質及報考企圖心,故建議一定要先把自傳與學習計畫寫好,因為諸如報考動機、學術成就、社團心得…等有關過往的交代,你可以藉由送審資料的撰寫,當作是做考古題一般,將這些問題的回答清楚的思考。

 

在準備專業題型方面,應對你所學之專業、畢業專案…等內容,應有一徹底了解;這也告訴你「口試/甄試不僅是比比誰的文筆好?誰的口才好?」專業素養還是非常重要的。除要把理論搞懂外,時事部分應多看看雜誌、專業評論,報紙(電子報)…等,以隨時增加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實力,這對你在筆試之回答內容上,議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。而送審資料中的研究計畫,以及過往的學術成就(如:國科會計畫、畢業專題…等),皆為專業題型的發問焦點。

 

至於危機處理、閒話家常等不確定性較高的題型方面,建議多看看口試的歷屆試題,以訓練你回答的技巧及反應的速度。換言之,這類題型應訓練「面臨危機的臨場感」,既然不知到會出現何種危機,那就多訓練幾次這種臨場感;所以再次告訴你,口試是需要練習的!

 

上一篇

研究所考試【口試篇】(一)

 

 

 

研究所甄試/複試 在職專班口試 課程: 馬上抓住口試技巧 

 

研究所口試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aster 的頭像
    emaster

    研究所考試達人

    e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